红外对射安装方法以及维护指南

红外对射探测器在综合成本、环境适应性和隐蔽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适合民用安防和工业自动化场景。其技术成熟度高、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使其成为当前安防领域的主流选择。

 

一、安装前准备

 

‌设备选型技术参数对比‌

 

光束数选择:单光束(误报率15%)、双光束(误报率3%)、四光束(误报率0.5%),室外周界推荐四光束型号
防护距离计算:公式为D=0.8 \times PD=0.8×P(P为标称距离),多雾地区需额外增加20%余量
工作温度范围:民用级(-10℃~50℃)、工业级(-40℃~85℃),北方地区必须选择工业级

 

‌环境勘测要点‌

 

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安装间距,确保不超过设备标称距离的80%
热成像仪检测安装区域温差,避免选择温差>5℃的墙面
植被清理标准:灌木类需连根清除,乔木类需修剪至距探测路径1.5米外

 

‌工具准备清单‌

 

必备工具:激光准直仪、水平仪、万用表、扭矩扳手(推荐5-20N·m量程)
耗材:304不锈钢膨胀螺栓(M8×80mm)、防水接线盒(IP67级)、阻燃波纹管(Φ20mm)

 

二、安装流程技术规范

 

‌支柱式安装工艺‌

 

混凝土基础浇筑:深度≥600mm,预埋件水平误差<1mm/m
设备固定:采用双螺母防松结构,螺栓扭矩需达到12N·m
光路校准:使用激光准直仪进行粗调,配合接收端信号强度显示微调(目标值≥85%)

 

‌墙壁式安装标准‌

 

支架安装:膨胀螺栓间距≤300mm,承重墙需使用化学锚栓
设备角度:水平安装时需保持0.2°俯角防止雨水积聚
线缆处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槽敷设,交叉处需用锡箔纸包裹防干扰

 

‌特殊结构安装方案‌

 

弧形围墙:每5米设置一个转角支架,光路折角补偿计算采用θ=L/Rθ=L/R(L为弧长,R为半径)
斜坡地形:设备安装倾角与坡面一致,需使用可调角度支架(调节范围±15°)

 

三、系统调试与测试

 

‌电气参数设置‌

 

电源测试:空载电压12.6V±0.5V,带载压降不超过10%
信号阈值:设置触发阈值为环境光强的120%,防误报系数建议1.2-1.5

 

‌环境模拟测试‌

 

抗干扰测试:使用2000W卤素灯在10米外照射,系统应保持稳定
防水测试:模拟暴雨(降雨量50mm/h)持续30分钟,设备应正常工作

 

‌联动系统调试‌

 

报警延迟:视频复核系统响应时间应<500ms
多设备同步:周界各探测器时间误差需控制在±50ms内

 

四、特殊环境解决方案

 

‌高海拔地区‌

 

采用增压型设备(工作气压60-110kPa)
紫外线防护:光学窗口加装UV滤光片

 

‌沿海盐雾环境‌

 

设备外壳需316不锈钢材质
每周用淡水冲洗光学窗口

 

‌极寒地区‌

 

内置加热模块(功率≥15W)
线缆采用耐寒硅胶线(-60℃)


五、维护保养体系

 

‌日常巡检‌

 

每月清洁光学窗口(使用无水酒精+无尘布)
季度性检查螺栓紧固状态(扭矩衰减>20%需重新紧固)

 

‌年度大修‌

 

更换老化密封圈(建议5年更换周期)
全面检测光敏元件灵敏度(衰减>30%需更换)


‌故障诊断流程‌

 

先查电源(占比60%故障)
再测光路(占比30%故障)
最后查控制板(占比10%故障)

 

注:本技术指南基于GB 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编制,实际施工需结合具体设备参数调整。复杂工程建议由具备安防工程资质的企业实施。

 

推荐阅读:红外对射报警器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创建时间:2025-09-15 09:36
浏览量:0
首页    红外对射相关汇总    红外对射安装方法以及维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