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家用防盗报警系统常见问题
家用防盗报警的发展,安防行业占据了很的市场,也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新安宝在这里就给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1) 家用报警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简单的家用报警系统由前端探测器、中间传输部分和报警主机组成。大一些的系统也可将探测器和家用报警主机看做是前端部分,从家用报警主机到接警机之间是传输部分,中心接警部分则是后端部分。
2) 家用报警系统常见的防区类型有哪些?
答: 常见的有出入防区、即时防区、内部防区、24小时防区等几类
3) 什么是周边防区?
答: 周边防区主要用于外部门或窗,一旦防区被触发的时候则会立即发出报警。
4) 什么是24小时防区?
答 24小时防区不受布撤防影响,防区被触发立即报警。
5) 什么是内部防区?
答: 内部防区:当家用报警系统布防后,若先触发出入防区再触发内部防区的时候,而内部防区也将进入延时的状态,不会马上进行报警,当该防区的延时时间与出入防区一致的时候。在出入防区未被触发前触发了内部防区,家用防盗报警系统才会报警。
6) 家用报警系统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可分哪几种?
答: 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从探测器到报警主机之间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从家用报警主机到中心接警机之间也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而有线系统还可分为基于电话线传输和基于总线传输2种类型。
7) 什么是即时防区?
答: 即时防区在系统布防后被触发会立即报警,没有延时时间。
8) 什么是外出布防?
答: 外出布防:指用户全部离开家用报警系统保护区域时对系统布防的一种模式。在此模式下,系统中所有防区均处于工作状态。
9) 什么是出入防区?
答:出入防区在业内也称为延时防区。在布防后系统会为出入防区提供一定时间的延时时间,外出延时时间结束后,触发延时防区系统报警。在进入时触发延时防区,控制器会在进入延时时间里发出蜂鸣,作为撤防系统的提示信号,必须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内对系统撤防,否则会报警。此防区类型适用于用户的进/出口操作键盘的必经之处。
10) 什么是留守布防?
答:留守布防:指用户处在家用报警系统内部保护区域时对系统布防的一种模式,在此布防模式下,系统中的所有周边防区(如室外的周界探头、窗磁、阳台的幕帘式探头等)处于布防状态,而系统中的内部防区(一般是安装在室内的红外探头)会自动被系统旁路,内部人员可在此区域内自动活动而不会产生报警。
11) 什么是消除报警?
 
答: 系统在布防期间发生过报警,撤防后仍然在键盘上有提示,消除报警就是撤防后再次通过操作使报警声音停止,并回到撤防状态。
12) 什么是24小时无声紧急防区?
 
答: 24小时有声紧急防区:属24小时防区的一种,该类型防区被触发,外接警灯、警号不会发出声光提示,也不在键盘显示报警。该类型适用于银行、珠宝柜台等重要场所的紧急按钮。
13) 什么是火警防区?
 
答: 火警防区:属24小时防区的一种。防区触发会发出火警信号,键盘显示防区号并触发外接警号发出特别的报警声。用于装有烟雾探测器、热探测器或紧急按钮的24小时设防的区域。
14) 什么是安装员密码?
 
答: 供安装人员使用的密码,通过此密码可进入系统的编程,对系统各项进行设置。
15) 什么是24小时有声紧急防区?
 
答:24小时有声紧急防区:属24小时防区的一种,该类型防区被触发,外接警灯、警号会发出声光提示,并在键盘显示报警。该类型适用于紧急按钮。
16) 什么是旁路?
 
答:旁路:在布防时使某个或某些防区不加入布防。
17) 什么是胁迫密码?
答: 当用户被匪徒劫持胁迫下需对系统撤防时,可用此胁迫密码来操作,此时表面上看来系统被正常撤防,实际上系统会无声地向中心传递一个胁迫报警。
18) 什么是撤防?
答:撤防:指通过密码或钥匙方法使家用报警主机退出警戒状态。
19) 什么是外出延时?
 
答: 外出延时:是指系统进行了布防操作后留给操作人员离开出入防区的一段延时时间(一般几十秒钟)。你必须在这段时间内离开出入防区,否则延时结束后你将触发该出入防区。
20) 什么是进入延时?
 
答: 进入延时:是指人员在外面进入出入防区后,出入防区即被触发,但此时系统不会立即发生报警,而是处于进入延时状态中(一般也为几十秒钟)。在此过程中你必须立即对家用报警主机进行正确撤防,否则进入延时结束后系统将产生报警。
21) 什么是机主密码?
答: 当家用防盗报警系统操作人员使用的密码,是所有操作人员密码中级别最高的密码,通过此密码可对其他使用人员的密码进行管理。
22) 什么是双网报警主机?
答: 具有电话线报警和GSM无线报警双重通讯功能的家用报警主机。当电话线出现故障时可自动通过GSM通讯模块传输信息,也可2种通讯方式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可靠性。
23) 被动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答: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2个关键性元件,一个是菲涅尔透镜,另一个是热释电传感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o)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不同温度的物体释放的红外能量波长也不同。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当人体移动时,这种差别的变化通过菲涅尔透镜被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输出报警信号。
24) 什么是双元红外探测器?
答: 把2个性能相同,极性相反的热释电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探测器是双元探测器。
25) 什么是温度补偿?
答: 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温总是比环境温度高得多。当入侵者运动时,传感器接收到红外的变化信号幅度较大而触发报警。当附近环境温度升高到与人体温度接近时,入侵者在运动时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变化信号幅度就很小,这样有可能由于信号小于触发阀值而不会报警。
26) 什么是四元红外探测器?
答:把4个性能相同,极性相反的热释电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探测器就是四元探测器。
27) 什么是模拟脉冲技术?
答: 模拟脉冲计数:探测器是计量输出信号超过阀值的时长。如果放大器的输出超过阀值的时间长度达到预设值,就会引发一个报警信号。脉冲计数一般都有1~3级可调。脉冲计数为1时探测器灵敏度极高,脉冲计数为3时探测器灵敏度较低但防误报能力较强。
28) 有线/无线报警系统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 有线报警系统的探测器与主机之间通过数据电缆连接,家用报警主机到接警中心采用电话线或总线传输方式。有线报警系统的造价较低、可靠性高、维护方便,但存在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等缺点。适于对环境美观要求不高的场所。
29) 菲涅尔透镜的作用
答: 菲涅尔透镜有2个作用。一个是将热释的红外辐射折射或反射到热释电传感器上,另一个作用是将探测区域分成若干个明区和暗区。
30) 探测器分为哪几种类型?市面上常见的有哪些类型?
答: 红外、微波、震动、烟感、气感、玻璃破碎、压力、超声波等等。其中红外探测器还可分为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烟感还可分为离子式和光电式。市面上常见的有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对射、栅栏(主动红外)、双鉴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
31) 什么是数字脉冲技术?
答: 数字脉冲计数:探测器通过数字计数,计量入侵者从一开始所触发扇区触发沿的个数,根据事先设置的数字脉冲计数个数而触发报警信号。
32) 微波探测器工作原理?
答:微波探测器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原理。在微波段,当以一种频率发送时,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固定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不变,即f发=f收,探测器不会发出报警信号。当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移动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就会发生变化,即f发≠f收,此时微波探测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33)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答: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红外发射器发射一束或多数经过调制过的红外光线投向红外接收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没有遮挡物时,探测器不会报警。有物体遮挡时,接收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探测器报警。
34) 什么是双鉴探测器?市面上常见的双鉴探测器有哪些?
答: 为了克服单一技术探测器的缺陷,通常将2种不同技术原理的探测器整合在一起,只有当2种探测技术的传感器都探测到人体移动时才报警的探测器称为双鉴探测器。市面上常见的双鉴探测器以微波+被动红外居多,另外还有红外+空气压力探测器和音频+空气压力的探测器等产品。
35) 什么是三鉴探测器?什么是四鉴探测器?
答: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器的性能,在双鉴探测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微处理器技术的探测器称为三鉴探测器。在三鉴探测器上再增加另一种技术的探测器成为四鉴探测器。
36) 什么是震动探测器?
答: 震动探测器是以探测入侵者进行各种破坏活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信号作为报警依据,例如,入侵者在进行凿墙、钻洞、撬保险柜等破坏活动时,都会引起这些物体的振动。以这些振动信号来触发报警的探测器就称为振动探测器。
37) 常见震动探测器有哪几种?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根据所使用的振动传感器的不同,振动探测器可分为: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等多种类型。近来常见的以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居多,其原理是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压电晶体是一种特殊的晶体,它可以将施加于其上的机械作用力转变为相应大小的电信号,其电信号的频率及幅度与机械振动的频率及幅度成正比,当信号值达到设定值时就发出报警信号。
38) 怎样为客户选择合适的红外对射产品?
答: 选择对射产品应考虑2点。一是根据周界的环境选择,环境好地可选2光束,稍差的可选择光束较多的对射,另外根据周界每一直线段的距离选择对射的警戒距离。2个参数结合可选出适当的产品。另外还可根据客户对外观的要求选择不同外形的对射产品
39) 玻璃破碎探测器工作原理?
答: 当敲击玻璃而玻璃还未破碎时会产生一个超低频的弹性振动波,这种机械振动波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玻璃破碎时发出的响亮刺耳的声音频率大约在10~15KHZ的范围内,属于高频声音。当探测器同时检测到低频与高频2种声音频率时就会产生报警信号。
40) 密封式光学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 可以防止小昆虫爬入透镜内部,可以防止探测器内(靠近传感器)空气流动引起的误报。防止探测器内的不良反射。保证红外传感器焦点的准确性。
41) 安装红外对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对射应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要牢固,避免晃动。安装高度一般在距警戒面上方30厘米处,警戒线内不能有树木、飞鸟或其他小动物。同一警戒面安装多组红外对射时应避免交*接收。设备接入处要做好密封防水。
42) 红外探测器安装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探测器前方不能有物体遮挡,避免移动的物体进入探测视区,避开冷热源,避开小动物经常活动的位置,避免正对阳光或阳光反射的地方。
43) 探测器标准输出信号是什么?
答: 探测器标准输出信号是开关量信号,有常开、常闭、还有常开/常闭可选型。
44) 怎样选择室内探测器?
答: 客户环境较好的可选择红外探测器,环境较差的可选择双鉴探测器。然后再根据客户需要防范的面积选择不同探测距离的产品。对于布防后仍然有人活动的场所可选择红外幕帘探测器
45) 磁力屏蔽继电器有哪些优点?
答: 磁力屏蔽继电器可以防止无线电磁干扰和外力干扰。如果探测器没有磁力屏蔽继电器,当磁性物质靠近探测器外壳,外加磁场能使继电器保持常开,发出误报信号,继而使探测器失效。
46) 探测器的报警记忆功能有哪些优点?
答: 如果在一个防区中不止接了一个探测器,当有报警事件发生时,通常无法判别是哪个探测器报警。利用探测器的报警记忆锁定功能,当有报警事件发生时,探测器报警后,报警指示灯会一直闪烁,直到系统被复位。这样就可以识别究竟是哪个探测器报警。
-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技术架构、应用与发展趋势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是为解决高速公路拥挤与安全问题建立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及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交通状态监测与控制。该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 
- 
                    
                         解析红外光栅技术原理、应用与未来趋势红外光栅是一种基于多束红外线对射原理的安防检测设备,通过发射器与接收器间的密集红外光束构成防护网。其核心工作原理是当相邻两束以上光线被遮挡超过30毫秒时触发报警信号,可有效避免小动物等单束干扰。现代红外光栅采用数字通讯方式对传统红外探测器进行改造,能够精确区分每条射束,形成多线束的密集防卫系统。 
- 
                    
                         城市交通的智能守护者 红绿灯监控立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交通拥堵与事故频发成为城市治理的痛点。红绿灯监控工程通过实时监测交通信号运行状态,旨在优化交通流分配、减少事故发生率并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其核心目标包括:确保信号灯正常运转、动态调整配时方案、保障行人安全通行,以及构建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 
- 
                    
                         红外对射工作原理、应用、安装指南与技术演进红外对射(Infrared Beam Detection)是一种基于主动红外光束遮断触发报警的安防技术,由发射端与接收端组成。发射端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调制红外光束,接收端通过光敏晶体管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当光束被完全或按比例遮断超过40毫秒时,系统触发报警信号。 
- 
                    
                         防盗报警主机:安全防护的核心技术及应用场景防盗报警主机作为安防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联动各类传感器实现入侵检测、火灾预警、紧急求救及远程控制功能。其核心价值在于将被动监控转化为主动防御,例如通过门磁感应器检测门窗异常开启,或利用红外探测器识别人体移动,触发声光报警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 
- 
                    
                         监控:守护与争议的双面镜监控技术如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城市安全的“守护神”,也可能成为隐私的“隐形杀手”。2025年,全球监控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0亿美元,但技术狂飙突进时,更需建立“技术+法律+伦理”的三重约束机制。正如某位监控工程师所言:“我们安装的不是摄像头,而是对社会的敬畏之心。”未来,监控的终极目标或许不是“无死角监视”,而是构建一个既安全又尊重人性的智慧社会。 
- 
                    
                         视频监控工程:技术革新与社会应用的新篇章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道路监控工程已从传统安防领域迈入智能化、网络化的新阶段。随着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监控系统正从“被动记录”转向“主动预警”,成为城市治理、工业安全、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关键支撑。本文将从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及社会价值三个维度,探讨监控工程的最新发展态势。 
- 
                    
                         家用报警器:家庭安全的智能守护者在现代社会,家庭安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家用报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安防设备,正以其智能化、高效化的特点,为千家万户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 
                    
                         监控安装有几种方式?分享6种主流安装监控方案!监控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安全防护、风险预警和效率提升。以下是具体分析: 
- 
                    
                         红外线报警器维护与保养指南(含防潮专项)红外线报警器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技术实现入侵探测的安全设备,主要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和工作原理: 
- 
                    
                         监控安装方案与技术指南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视频监控已成为安全防范、城市管理的核心工具。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高效、稳定的监控系统,通过实时覆盖关键区域降低风险,并提升管理效率。核心目标包括:监控安装后实现无死角监控、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优化用户操作体验,同时兼顾成本效益与扩展性。 
- 
                    
                         红外光墙维护与保养全攻略红外光墙(又称红外幕墙)是一种由红外光墙柱与红外光栅组成的安防设备,主要用于周界防盗。其核心特点如下: 
 多束红外线防卫:通过密集的红外射线形成无形防护网,可精准识别相邻两束射线阻断并触发报警,减少飞鸟或昆虫引发的误报。
 数字通讯技术:采用数字变频与CPU微处理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支持有线/无线信号输出
- 
                    
                         道路监控怎么维护和保养?需要专人维护吗?道路监控安装后维护和保养需要遵循规范化的流程,并建议由专业人员执行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 
- 
                    
                         红外栅栏维护与保养详细指南红外栅栏(又称红外光栅)采用主动红外对射技术,通过发射器向接收器发射多束调制红外光(波长0.8-0.95μm)。当相邻两束及以上光线被遮挡超过30毫秒时触发报警,有效过滤小动物等单束干扰12。其低频发射与时分检测技术可降低环境光干扰,探测距离覆盖5-100米,支持室内外全天候部署。 
- 
                    
                         道路监控安装需要注意什么,需要跟有关部门通报吗?道路监控是部署于公共道路、交通枢纽等场景的视频监控系统,属于公共安全与交通管理基础设施,主要通过“前端感知-网络传输-后端处理”实现对道路交通的动态监测与管理。 
 
            














 
         
        